Skip to content

刚柔篇

​易曰:立天之道曰阴与阳,邵氏曰:立地之道刚柔尽之矣,故地理之要莫尚於刚柔。

刚柔者言乎其体质也。天地之初固若洋沙之势,未有山川之可言也。

既而风气相摩,水土相荡,则刚者屹而独存,柔者淘而渐去,於是乎山川形焉。

山体刚而用柔,故高耸而凝定。水体柔而用刚,故卑下而流行。

此又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也。邵氏以水为太柔,火为太刚,土为少柔,石为少刚,所谓地之四象也。

水则人身之血,故为太柔。火则人身之气,故为太刚。

土则人身之肉,故为少柔。石则人身之骨,故为少刚。

合水火土石而为地,犹合血气肉骨而为人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无二理也。

若细推之,凡涸燥者皆刚,夷坦者皆柔。

然涸燥之中有夷坦,夷坦之中有涸燥,则是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也。

凡强急者皆刚,缓弱者皆柔。

然强急之中有缓弱,缓弱之中有强急,则是柔中有刚,刚中有柔也。

自此以往,尽推无穷,知者观之,思过半矣。

作者按:事物内在之矛盾以刚柔论之,其理可通,"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"亦合逻辑。

"合水火土石而为地",其理则谬矣。盖以五行言之,则缺金木。

有违《葬书》 "五土四备"之旨。以乘生气言之,地者,生气也。

《葬书》云:"土为气之母,有土斯有气。气为水之母,有气斯有水",故因更为"合五土和水斯为地"。

动静篇

其次莫若明动静,动静者言乎其变通也。

夫概天下之理,欲向动中求静,静中求动,不欲静愈静,动愈动。

古语云:水本动欲其静,山本静欲其动,此达理之言也。

故山以静为常,则谓无动,动则成龙矣。

水以动为常,是谓无静,静则结地矣。

故成龙之山,必踊跃翔舞。

结地之水,必湾环悠扬,若其偃硬侧勒冲激牵射,则动不离动,静不离静,山水之不融结者也。

作者按:此言可也。

然一动一静,互相循环,山亦有动极而静,水亦有静极而动,不可执一而论,又在人融化之为妙也。

作者按:动即斗争。

静即统一、斗争--统一--斗争相互循环,所云至理也。

其余所论,皆非也。

龙与山,有何区别呢?

聚散篇

其次莫若观聚散,聚散者言乎其大势也。

历观古人之葬,大抵穴多奇怪,非好怪也。

良由得山水之正,则怪穴所为常也。

今人於大聚之中,或乃拘于形穴而不葬矣。

然有大势之聚散,有穴中之聚散,大势之聚散见乎远,穴中之聚散见乎近,是二者有相须之道矣。

作者按:以对立面双方而言,聚,即统一。

散,即斗争。

以地而言,当以聚为地。

散,则处于运动变化之中,当不为地。

然则,其聚与散,如何能知?似近空谈之玄言矣!

向背篇

其次莫若审向背,向背者言乎其情性也。

夫地理与人事不远,人之情性不一,而向背之道可见。

其向我者,必有周旋相与之意。

其背我者,必有厌弃不顾之状,虽或暂为矫饰,而真态自然不可掩也。

故观地者必观其情之向背,向者,不难见。

凡相对为君臣,相待为宾主,相亲相爱为兄弟骨肉,此皆向之情也。

背者亦不难见,凡相视为仇敌,相抛为路人,相忌为嫉冤逆寇,此皆背之情也。

观形貌者,得其伪,观情性者,得其真。

向背之理明,而吉凶祸福之机灼然。

故赏谓地理之要,不过山水向背而已矣。

作者按:地理之要,非如此简单也,要者,乘生气也。

雌雄篇

其次又当看雌雄,雌雄者,言乎其配合也。

夫孤阴不生,独阳不成,天下之物莫不要相配。

对地理家以雌雄言之,大概不过相对待之理。

何以言之,山属阴,水属阳,故山水相对有雌雄。

而山之与水各有雌雄,阳龙取阴穴,阴龙取阳穴。

此龙穴相对有雌雄。

阳山取阴为对,阴山取阳为对。

此主客相对有雌雄也。

其地融结则雌雄必合。

龙穴砂水左右主客必相登对。

若单雌单雄不相登对,虽或结地必非真造化也。

经曰:雌雄相喜,天地交通。

又曰:雌雄不顾不劳,看古人多以此为要妙。

然亦天地自然之理也。

按:郭杨因生气为土生气,气生水,故以土为阳为雄,水为阴为雌,所谓山与水相对。

山(龙)和水各自有阴阳,则以阳光而分,即向阳为阳,背阳为阴。

若如是,则阳龙无法取阴穴,阴龙无法取阳穴。

所谓"《经》曰":未知何经如此曰耶?况且,在实践方面,无法辨雌雄也。

强弱篇

其次又当辨强弱。强弱者,言乎其禀气也。

夫天下之理中而已矣。太刚则折,故须济之以柔。

太柔则弱,故须济之以刚。刚柔相济中道得矣。

论地理者,必须察其禀气。禀偏於柔,故其性缓。

禀偏於刚,故其性急,此宜穴於缓处,若复穴於强急之处,则必有绝宗之祸。

禀柔性缓,此宜穴於急处,若复穴于弱缓之处,则必有冷退之患。

强来强下,则伤龙。弱来弱下,则脱脉。

故立穴之法,大概要得酌中恰好底道理不得倚于一偏,绝便生出病来,然非权衡有定,则亦未易语也。

作者按:所憾所谓刚柔无法辨别。

地理以乘旺气为上,衰弱则无力。

顺逆篇

其次又当分顺逆,顺逆者,言乎其去来也。

其来者何?水之所发,山之所起是也。

其去者何?水之所趋,山之所止是也。

知来去而知顺逆者有矣。

不知来去而知顺逆者,未之有也。

夫顺逆二路如盲如聋自非灼然有见,鲜不以逆为顺,以顺为逆者矣。

要知顺山顺水者,顺也;所谓来处来者是也。

逆山逆水者,逆也;所谓去处去者是也。

立穴之法,要顺中取逆,逆中取顺,此一定之理不可改易。

若又推而广之,则脉有顺逆,龙有顺逆。

顺龙之穴结必逆。逆龙之穴结必顺。此亦山川自然之势也。

大抵论逆顺者,要知山川之大势默定于数里之外,而后能推顺逆于咫尺微茫之间,否则黑白混淆,以逆为顺,以顺为逆者多矣。

作者按:顺逆与来去联系,似乎令人费解。

顺水行舟是来?还是去?站在下游,面朝顺水行舟是称来。

站在上游,应该是称去。

乘生气应顺生气运动变化方向,逆则不可。

顺来者而来为顺,逆来者而去为逆,顺去者而去为顺,逆去者而来为逆。

经曰:势与形顺者,吉;势与形逆者,凶。

生死篇

其次又当识生死。

生死者,言乎其取舍也。

夫千里来龙,不过一席之地。

倘非以生死别之,则何所决择哉。

生死之说,非一端,大概有气者为生,无气者为死,

作者按:把生气理解为与死气对称之生气,非也。

脉活动者为生,粗硬者为死。

(粗硬为死,非也。)

龙势推左,则左为生,右为死。

龙势推右者,则右为生,左为死。

又有瘦中取肉,则瘦处死而肉处生。

饱中取饥,则饥处生而饱处死。

如此之类,则人细推之,生则在所取,死则在所舍。

取舍明而后穴法定,穴法定而后祸福应,若生死难辨,取舍何当,则非达造化矣。

作者按:生者取,死者舍,人人皆知。

问题是不知道何谓"饱中取饥"是否吃饱了永远不吃。

此比喻太牵强矣:

微著篇

其次又当察微著,微著者言乎其气脉也。

夫气无形者也。

属乎阳脉有形者也。

属乎阴,阳清阴浊故气微而脉著。

然气不自成,必依脉而立。

脉不自为,必因气而成。

盖有脉而无气者有矣。

未有无脉而有气者也。

经曰:气乘风散,脉遇水止。

无脉无气者,水害之也。

有脉无气者,风乘之也。

善观气脉者,以有形察无形。

不善观者,以无形蔽有形。

盖无形只在有形之内,但知者所见实。

故于粗淡而得精微。

愚者所见昏,故于荒忽茫味而不晓。

岂知四水交流则有脉,八风不动则有气。

此有目者所共见,有心者所共知,而术之至要,初不外是也。

作者按:上述为中医脉理,非地理之理。

山脉、龙脉之脉,亦非中医脉搏之脉,生气是发生发展永远变化于地中的。

风是生气噫噎在地表外的,生气不可能乘风。

同时生气在地中运动变化,发而生乎万物,任何力量也不可能阻止生气的运动变化,界水止生气,岂不对岸即无万物,世界也不存在。

分合篇

其次又当究分合,分合者,言乎其出没也。

夫脉之为脉,非徒然而生,顿然而有。

其出也。

必有自然之来,则有分水以导之。

其没也,必有所止,则有合水以界之。

郭氏云:地有吉气,随土而起,支有止气,随水而比(比,是同行,非止)。

又曰:支之所起,气随而始,支之所发(终),气随而钟。

此古人论气脉之源流也。

气随土而起,故脉行必有脊。

气随水而比,故送脉必有水。

气起于支之始,故上有分脉,钟于支之终,故下有合。

有合无分,则其来不真,为其内无生气之可接也。

有分无合,则其止不明,为外无堂气之可受也。

有分有合,则有来有止,有出有没,则龙穴融结的定无疑,然后为全气之地也。

然有大分合小分合,真地融结,则有三分三合,穴前后一分合,起主龙虎所交二分合,祖龙至山水大会三分合也。

小合则为小明堂,大合则为大明堂,合于龙虎内则为内明堂,合于龙虎外则为外明堂。

各不相乱,如此是又不可不知也。

作者按:何谓分?何谓合?恐怕没人看得懂。

"则有分水以导之"?只有支流合成大江,没有,或者很少有一条大江分成数条小江。

莫非是两条支流中夹一条山脉,到尽头支流合流成江。

支流称为"分",而合为江就称为"合"。

其后说"有合无分"又作何解?龙虎与穴场中间有水,则非"卫区穴"之龙虎。

浮沉篇

其次又当别浮沉,浮沉者言乎其表里也。

夫脉有阴阳,故有浮沉。

阴脉常见乎表,所谓浮也。

阳脉常收乎里,所谓沉也。

大抵地理家察脉与医家察脉无异,善医者察脉之阴阳而用药,善地理者,察脉之浮沉而立穴,其理一也。

夫三阴从天生,以其阴根于阳也,故阴脉必上小而下大,其出口也必尖。

三阳从地出,以其阳根于阴也,故阳脉必上大而下小,其出口也必圆,后之观脉者,不必问其何如,但口尖者皆阴,

其脉浮于表。

圆者皆阳,其脉沉于里,此一定不易之法。

若又推而广之,则凸者脉浮,凹者脉沉。

微细者脉浮,粗重者脉沉。

众高一低者脉浮,众低一高者脉沉。

以此相乘除,则阴阳之理得矣。

作者按:神乎其神。

医药可察脉,地理者,其脉如何察耶?微细粗重,浮沉阴阳,怎可如此套用?地师非中医师也。

山脉龙脉之脉者,络也,非血脉跳动之脉也。

浅深篇

其次又当定浅深,浅深者言乎其准的也。

夫浅深得乘,风水自成。

故卜地者必以浅深为准的。

宜浅而深则气从上过,宜深而浅,则气从下过,虽得吉地而效不应者,为此故也。

大抵先观来脉之阴阳,次看四山之从佐,且如脉入首强作穴,凹出口圆,此皆脉浮而穴阳,宜浅。

来脉入首弱,作穴凸,出口尖,此皆脉沉,而穴阴,宜深。

故曰:浅深得乘风水自成。

深浅之法,多端至理,莫过如是也。

切要辨认入首阴阳,虾髡界合明白,若当深而浅,当浅而深,差于咫尺之间,反吉为凶矣。

经曰:地吉葬凶,与弃尸同,正此义也。

世俗装卦例论九星白法,以定寸尺者,大谬也。

作者按:请郭璞和杨公也不知道什么脉阴脉阳,脉表脉里。

《葬书》云:涸燥者宜深,坦夷者宜浅"。

上节凹者脉沉,此节凹者脉浮,自相矛盾。

孰是孰诽?难自圆其说也。

饶减篇

其次又当正饶减,饶减者言乎其消长也。

夫龙虎左右各有饶减,然饶减龙虎者何哉?此消长阴阳之义也。

饶减之法,大概以先到为主,龙山先到,则减龙而饶虎,其穴必居左。

虎山先到,则减虎而饶龙,其穴必居右。

盖山水关锁必须交固,然后气全。

穴左则取左山为关,须右边水过宫锁断,所谓阴锁阳关也。

穴右则取右山为关,须左边水过宫锁断。

所谓阳锁阴关也。

惟有朝山朝水则顺关顺锁,不妨若横水过宫,则逆关逆锁方善,断不可改易也。

毫厘差谬,祸福太远,可不审哉。

作者按:葬以乘生气为主,生气如何来则如何立穴,饶不得,也减不得。

趋避篇

其次又当详趋避,趋避者言乎其决择也。

夫天下之道二,吉凶善恶常相伴,不能皆吉也而必有凶。

不能皆善也而必有恶。

故人之所遭有不齐也。

既所遭之不齐,则必有以处趋吉避凶去恶从善是也。

地理亦然,大山川之所钟,不能皆全纯粹之气,不能无所驳杂。

既不能无所驳杂,则妍媸丑好纷然前陈,亦其宜耳。

然而山川之变态不一,咫尺之移转顿殊,或低视而丑,或高视而好,或左视而妍,或右视而媸,或秀气聚下而高则否

,或情意偏右而左则亏。

作者按:趋吉,避凶,四字,人皆知之。

何谓驳杂,妍媸丑好?如何趋?如何避也。

?应有具体趋避之法,不能空谈。

裁成篇

其次又当知裁成,裁成者言乎其人事也。

夫人不天,不因天不人不成,自有宇宙,即有山川,数不加多,用不加少,必天生自然而后定。

则天地之造化亦有限矣。

是故山川之融结在天,而山水裁成在人。

或过焉吾则裁其过。

或不及焉吾则益其不及,使适于中。

裁长补短,损高益下,莫不有当然之理。

其始也,不过目力之巧,工力之具。

其终也,夺神功改天命,而人与天无间然。

故善者,尽其当然,而不害其为自然。

不善者,泥乎自然,卒不知其所当然,所以道不虚行,存乎其人也。

作者按:人定胜天,其志可嘉。

感应篇

其次又当原感应,感应者言乎其天道也。

夫天道不言而响应,福善祸淫皆是物也。

谚云:阴地好不如心地好。

此善而感应之理也。

是故求地者必以积德为本。

若其德果厚,天必以吉地应之。

是所以福其子孙者,心也。

而地之吉亦将以符之也。

其恶果盈天,必以凶地应之。

是所以祸其子孙者,亦本于心也。

而地之凶亦将以符之也。

盖心者气之主,气者德之符,天未赏有心于人,而人之地之凶亦将以符之也。

盖心者气之主,气者德之符,天未赏有心于人,而人之一心一气感应自相符合耳。

郭氏云:吉凶感应,鬼神及人,人于先骸,固不可不择其所而安厝之,然不修其本,惟末是图,则不累祖宗者寡矣。

况有以福其子孙哉。

地理之微吾既发明之,故述此于篇末,以明天道之不可诬,人心之所当谨噫,观是书者,其知所戒哉!

按:与人为善,诚美事也。

郭氏所云"气感而应"非"吉凶感应"也。

不能混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