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昔在先王,将步天路,用之定灵轨,寻绪本元。

先准之于浑体,是为正仪立度,而皇极有逌建也,枢运有逌稽也。

乃建乃稽,斯经天常。

圣人无心,因兹以生心,故灵宪作兴。

曰:太素之前,幽清玄静,寂漠冥默,不可为象,厥中惟虚,厥外惟无。

如是者永久焉,斯谓溟涬,盖乃道之根也。

道根既建,自无生有。

太素始萌,萌而未兆,并气同色,浑沌不分。

故道志之言云:“有物浑成,先天地生。”

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,其彁速固未可得而纪也。

如是者又永久焉,斯为庬鸿,盖乃道之干也。

道干既育,有物成体。

于是元气剖判,刚柔始分,清浊异位。

天成于外,地定于内。

天体于阳,故圆以动;地体于阴,故平以静。

动以行施,静以合化,堙郁构精,时育庶类,斯谓太元,盖乃道之实也。

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。

天有九位,地有九域;天有三辰,地有三形;有象可效,有形可度。

情性万殊,旁通感薄,自然相生,莫之能纪。

于是人之精者作圣。

实始纪纲而经纬之。

八极之维,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,南北则短减千里,东西则广增千里。

自地至天,半于八极,则地之深亦如之。

通而度之,则是浑已。

将覆其数,用重钩股,悬天之景,薄地之义,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。

过此而往者,未之或知也。

未之或知者,宇宙之谓也。

宇之表无极,宙之端无穷。

天有两仪,以樭道中。

其可鷪,枢星是也,谓之北极。

在南者不着,故圣人弗之名焉。

其世之遂,九分而减二。

阳道左回,故天运左行。

有验于物,则人气左羸,形左缭也。

天以阳回,地以阴淳。

是故天致其动,禀气舒光;地致其静,承施候明。

天以顺动,不失其中,则四序顺至,寒暑不减,致生有节,故品物用生。

地以灵静,作合承天,清化致养,四时而后育,故品物用成。

凡至大莫如天,至厚莫若地。

地至质者曰地而已。

至多莫若水,水精为汉,汉用于天而无列焉,思次质也。

地有山狱,以宣其气,精种为星。

星也者,体生于地,精成于天,列居错跱,各有逌属。

紫宫为皇极之居,太微为五帝之廷。

明堂之房,大角有席,天巿有坐。

苍龙连蜷于左,白虎猛据于右,朱雀奋翼于前,灵龟圈首于后,黄神轩辕于中。

六扰既畜,而狼蚖鱼鳖罔有不具。

在野象物,在朝象官,在人象事,于是备矣。

悬象着明,莫大乎日月。

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,地广二百四十二分之一。

日者,阳精之宗。

积而成鸟,象乌而有三趾。

阳之类,其数奇。

月者,阴精之宗。

积而成兽,象兔。

阴之类,其数耦。

其后有冯焉者。

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之以奔月。

将往,枚筮之于有黄,有黄占之曰:'吉。

翩翩归妹,独将西行,逢天晦芒,毋惊毋恐,后其大昌。

姮娥遂托身于月,是为蟾蠩。

夫日譬犹火,月譬犹水,火则外光,水则含景。

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,魄生于日之所蔽,当日则光盈,就日则光尽也。

觽星被耀,因水转光。

当日之冲,光常不合者,蔽于他也。

是谓暗虚。

在星星微,月过则食。

日之薄地,其明也。

繇暗视明,明无所屈,是以望之若火。

方于中天,天地同明。

繇明瞻暗,暗还自夺,故望之若水。

火当夜而扬光,在昼则不明也。

月之于夜,与日同而差微。

星则不然,强弱之差也。

觽星列布,其以神着,有五列焉,是为三十五名。

一居中央,谓之北斗。

动变挺占,寔司王命。

四布于方,为二十八宿。

日月运行,历示吉凶,五纬经次,用告祸福,则天心于是见矣。

中外之官,常明者百有二十四,可名者三百二十,为星二千五百,而海人之占未存焉。

微星之数,盖万一千五百二十。

庶物蠢蠢,咸得系命。

不然,何以总而理诸!夫三光同形,有似珠玉,神守精存,丽其职而宣其明;及其衰,神歇精斁,于是乎有陨星。

然则奔星之所坠,至地则石矣。

文曜丽乎天,其动者七,日、月、五星是也。

周旋右回。

天道者,贵顺也。

近天则彁,远天则速,行则屈,屈则留回,留回则逆,逆则彁,迫于天也。

行彁者觌于东,觌于东属阳,行速者觌于西,觌于西属阴,日与月此配合也。

摄提、荧惑、地候见晨,附于日也。

太白、辰星见昏,附于月也。

二阴三阳,参天两地,故男女取焉。

方星巡镇,必因常度,苟或盈缩,不逾于次。

故有列司作使,曰老子四星,周伯、王逢、芮各一,错乎五纬之闲,其见无期,其行无度,寔妖经星之所,然后吉凶宣周,其祥可尽。